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网格青训,上海足球人才通道畅通

发布时间:2025-08-02 07:24:00点击:249栏目:足球资讯

当6名退役多年的老将,包括39岁的中国女足前国脚奚丁瑛、43岁的上海海港U系列教练罗萧、52岁的前申花主力门将虞伟亮和69岁的老帅奚志康,组成“传奇导师队”,与32名仅10岁的小球员组成的“未来星联队”展开对决时,上海足球的“新老传承”在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足球联赛揭幕之际得以具象化。

这场别开生面的“时光胶囊”友谊赛,让虞伟亮为小球员们的好苗子点赞,他认为这些孩子基本功扎实,具有很高的培养价值。奚志康则从足球发展的角度,看到了上海足球青训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化参与的广泛性。

这背后,是上海深耕十余年的足球青训体系。自2015年开始,上海设立了16家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覆盖全市16个区,由职业俱乐部梯队、传统体校以及社会机构共同构成多元化格局。这些基地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更是向国青国少集训队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

为了更有效地辐射城市各个角落,上海构建了“市―区”两级的立体化青训网络,实现“点面结合、上下贯通”。8月,青训中心将迎来新一轮的准入评审,进一步细化和扩大青训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关注孩子们的足球技能,更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体教融合的方式,实现学习与训练的有机结合。

在上海的青训体系中,纵向生长与横向流动相辅相成。纵向生长指的是从基层到精英的成长路径,横向流动则是指不同背景的小球员在同一片场地上公平竞技。全市构建起完整金字塔赛事体系,全年赛事数量稳定在数千场规模,为各年龄段球员提供充分展示舞台的同时,也有效弥补了“校园足球”与“专业梯队”间的鸿沟。

然而,青训网格的完善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优化一体化竞赛平台,避免赛事重叠;如何在体教融合中推进制度创新,解决人才输送、教练数量不足、场地资源紧张等问题。尽管如此,上海的青训大网仍在悄然重塑着一代代少年与足球共生共长的轨迹,从晨训的汗滴到教室的书声,从周末联赛的呐喊到国际赛场的梦想,无不体现着这座城市对足球事业的热情与投入。

总之,上海的青少年足球发展蓝图正在逐步展开,以精英培训基地为起点,以覆盖全市的网格化青训体系为经纬,以体教融合为灵魂,以一体化竞赛为血脉。在这张蓝图下,上海足球的未来充满希望与挑战,而每一名小球员都是这份希望的载体,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将是这座城市足球事业发展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