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近期中超联赛第17轮天津津门虎主场与成都蓉城的比赛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场比赛的赛场内外,出现了极不和谐的一幕,部分天津球迷对成都蓉城队球员进行了侮辱谩骂,甚至有球迷领喊人员使用扩音器对球员家人进行侮辱,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网络上的热烈讨论,也严重损害了中国足球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然而赛场不文明现象依然屡见不鲜。看台上少数人以“激情”为名,行“暴力”“侮辱”之实,他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球员的尊严,甚至引发了安全隐患。多位业内专家对此表示关切,并建议加大对球迷极端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强文明观赛教育,并强化网络平台的监管。
在18日的比赛中,双方的加油助威声中充满了“火药味”,谩骂声贯穿全场。特别是比赛尾声阶段,主队球迷领喊人员对球员及其家属进行侮辱谩骂,导致韦世豪情绪激动被罚离场。这一事件不仅让比赛的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讨论。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于20日发表公告,表示将联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赛场内外一切挑衅、辱骂等行为,捍卫公平竞赛、互相尊重的体育价值。天津市足球运动协会和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也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并表示将采取措施维护比赛秩序和球员的权益。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场比赛,类似的不文明行为在中超联赛中时有发生。就在上月中旬,中超联赛第14轮河南队与成都蓉城队的比赛中,部分成都球迷就在体育场周边公共设施上张贴侮辱性贴纸,并在赛后深夜在体育场附近喷涂带有侮辱、对抗性质的话语。这种行为不仅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被不断炒作,还导致双方球迷从线下冲突蔓延至线上,更多的球迷加入网络骂战,甚至演变成了地域攻击和诋毁。
这种扭曲的观赛风气不仅败坏了球迷群体的整体形象,更触碰了法律红线。经调查,涉事人员姜某某因在比赛现场带头辱骂球员被行政拘留七日,并责令禁止观赛。这表明,极端球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体育精神,更可能触犯法律。
专家指出,部分极端球迷的言行攻击、暴力冲突以及地域歧视等行为,不仅损害了赛事形象,更在无形中侵蚀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土壤。在借鉴欧美成熟球迷文化表现形式的同时,我们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避免盲目模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位足球业内人士和从业者认为,必须通过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与执法机制来杜绝球迷极端行为问题。公安机关、中足联、各俱乐部及球迷组织等应加强协作,共同构建“惩戒有力、执法精准、预防联动”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同时,应制定专门针对极端球迷或体育赛事观众的法律法规,细化违法行为的种类、等级及对应惩戒措施。此外,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净化互联网负面舆论的责任,引导网民理性交流,避免成为球迷相互谩骂和对立的“主战场”。
总的来说,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教育引导和协作联动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赛场不文明现象问题,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