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2日,北青体育进行了中超夏窗转会情况的盘点。据“德转”信息显示,截止至北京时间21日凌晨24点,今年中超夏窗转会窗口期内,共有108笔涉及中超俱乐部的转会交易。其中,转入转会和转出转会的数量分别为47笔和61笔,分别较去年同期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一转会期中超俱乐部的总支出约为409万欧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79万欧元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今年夏窗的转会收入却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高价转会的个例,如原武汉三镇外援恩里克和原梅州客家外援康拉德分别以高价转会到国外俱乐部。这显示出,尽管总交易额有所增加,但个别俱乐部的引援策略仍然较为积极。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16家中超俱乐部均完成了本窗口期的转会交易。有9家俱乐部在引援方面有所支出,其中包括浙江、北京国安、河南等队伍。尤其是浙江队,新加盟的罗马尼亚国脚前锋米特里策的转会费高达200万欧元,成为了本窗口期的转会“标王”。此外,新鹏城俱乐部也以100万欧元的价格引进了以色列籍后腰卡尔采夫。
这次转会窗口期的一个新特点是租借类转会的比重较大。数据显示,中超俱乐部本次窗口期完成的租借类转会交易累计73笔,约占各类转会总交易数量的七成。尽管涉及的费用不高,但对大部分俱乐部而言,这也是他们能够引援的一种方式。
此外,由于单季外援注册人数限额的减少,各俱乐部的调整空间相对有限。因此,本土球员成为了转会市场的热门。拥有国字号球队经历的球员,特别是年轻球员和老将,成为了这个窗口期内转会市场上的抢手货。
与此同时,新外援的引进也表现出“即插即用即建功”的特点。比如上海申花的新外援阿苏埃在个人中超首秀中就破门得分,帮助球队取得胜利。深圳队的新外援韦斯利也在个人处子秀中传射建功。这些新外援的加入为各俱乐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实力。
总体来看,如今的中超各俱乐部在引援方面更加注重选择适合自己队伍的球员,而不是盲目追求高价引援。这既是由于财力紧缩的影响,也是各家俱乐部理性消费的趋势。随着联赛逐渐回归健康的发展轨道,我们期待未来中超联赛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趋势,为球迷们带来更加精彩和健康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