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月北京的热烈阳光下,一场关于中国女篮未来走向的讨论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资深媒体人“我爱女篮”发表了引人深思的观点,指出了以李梦和王思雨为首的“95黄金一代”逐渐淡出后,中国女篮面临着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
他提到,目前中国女篮征战亚洲杯的阵容,仍以巴黎奥运会周期的球员为主,如王思雨、杨力维、黄思静等人仍在阵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对于“95黄金一代”之后的时代,情况却并不乐观。在最近的U19女篮世界杯中,中国国青女篮遭遇了两连败,甚至不敌尼日利亚队,这无疑让人重新审视中国青年女篮在国际上的位置。在张子宇等优秀球员缺席的情况下,能够与世界顶级比赛水平相匹配的球员寥寥无几,这凸显了后备人才储备的严重不足。
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众多。基层篮球训练和比赛水平的停滞不前甚至退步无疑是其中之一。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传统青训大省如辽宁、河南、广东、山东、江苏等的衰落。与此同时,新的人才培养输送渠道如CHBL(高中篮球联赛)和CUBAL(大学篮球联赛)却未能完全承担起为国育才的重任。
以CHBL为例,女篮球队数量少,内卷现象不明显,导致天赋球员过于集中于少数几支队伍中。这造成了球队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如清华附中、雅礼等传统强队实力强大,而其他队伍则难以与之抗衡。这也导致了培养水平的整体偏低。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CUBAL中,高水平比赛的稀缺使得球员们缺乏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面对“95黄金一代”的离去,中国女篮再次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困境。韩旭和李月汝这两名世界级的中锋虽然实力强大,但其他位置上的球员尚显稚嫩。像李缘、杨舒予这样的年轻球员在亚洲范围内或许具备一定的挑大梁能力,但面对欧洲强队时,她们还需要更多的历练和证明自己。
对于这一现状,前中国女篮主教练宫鲁鸣也表示了担忧。他认为现在主力球员和年轻球员的能力差距较大,联赛的水平也需要提高。在短短的3个月内,想要推动换血并不容易。因此,他呼吁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到基层篮球训练和比赛中去,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只有这样,中国女篮才能走出困境,迎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