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篮球资讯

CBA顶薪降200万,热议不断!杨毅:阴阳合同或增多。

发布时间:2025-02-18 13:59:00点击:654栏目:篮球资讯

北京时间2月18日,根据国内媒体的深入报道,CBA下赛季的顶薪合同有可能再降200万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一变动不仅在球迷中引发了热议,也受到了知名媒体人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知名媒体人杨毅对此事进行了点评。他表示,如果CBA顶薪再次下降,很可能会催生更多的阴阳合同。行业内对于顶薪球员的认知有着共识,球员的薪水不可能只停留在如此低的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总会有球队通过非正常途径提供更高的报酬。这些操作方式多种多样,监管起来十分困难。

在过去的调整中,当顶薪降到600万时,就出现了老球员按照老规矩,新球员执行新政策的情况。当顶级运动员转会时,各种形式的阴阳合同屡见不鲜。如今,如果顶薪再降200万,预计会出现更多的阴阳合同。

另一位媒体人刚背猪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顶薪的再次降低其实是可以接受的。目前国家队成绩不佳,篮球项目的影响力下降,联赛的开展工作面临诸多困难。由于联赛资金短缺,俱乐部无法盈利,球员和教练作为联赛的一部分,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不能只享受联赛的红利,而在困难时期选择逃避。如果联赛的风险不能传递给球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与联赛息息相关,那么这个联赛的未来将充满挑战。

如果球员顶薪降到400万,这意味着联赛和俱乐部默认了球员价值的下降。这也意味着国内球员合同的规则可能需要调整。球员的薪水已经降低到白菜价,运营成本也降到了极限,那么D类顶薪独家签约权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呢?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需要强制执行C类的匹配条款?注册制度是否应该向社会球员开放,允许短合同的存在?

媒体人赵探长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联赛应该像公司一样,员工的薪水应该与公司的经营情况挂钩。降薪实际上是公司经营不善的反映。他进一步分析了降薪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大俱乐部利用优势吸引顶级球员,加剧两极分化;球员面临薪水降低的现实,对篮球的热爱和工作热忱将受到考验;降薪可能使未来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以及联赛资方话语权过大,运动员委员会无法为运动员争取利益等问题。

总体而言,降薪将会降低联赛的价值。是否真的该降薪,需要谨慎评估。回顾CBA的历史,2020-21赛季开始对国内球员实施限薪政策。首个赛季的工资帽已经确定,初始工资帽的基准值为3600万元,上限4800万元,单一国内球员最高合同工资限额为900万元。此后,这一最高合同工资开始逐年递减。面对这一趋势,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联赛既能保持竞争力,又能确保球员的合理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